廣島的靈魂美食
——御好燒Micchan 總本店
設計:IC4DESIGN有限會社(神垣博文、河內麻夏)
攝影:粟根靖雄
御好燒[お好み焼き,讀作:okonomiyaki]是源自日本的一種小食。分為兩大派系,關西風御好燒——大阪燒和廣島風御好燒——廣島燒。
廣島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治時代的東京,當時出現了一種叫「冬冬燒」的簡單醬油味煎餅,1910年以來,冬冬燒開始使用在日本普及的辣醬油,並改稱為「一錢洋食」。之所以叫「一錢洋食」,是因為價格便宜,只需一錢,即0.01日元就可以買到。這種食物將麵粉和水放在平面鐵板上烤,再加上蔥、豆芽等蔬菜,有點類似天津煎餅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,日本人的飲食水準逐步得到改善,人們在原來一錢洋食的基礎上,增加高麗菜等蔬菜,以及肉類、煎雞蛋、炒麵等,還可以按照客戶喜好添加其他調料,慢慢就演變成了今天的廣島風御好燒。
作為日本廣島的靈魂美食,Micchan御好燒創始於昭和二十五年(1950年),品牌名稱是店主井畝滿夫幼年時期的暱稱,而這點也體現在品牌Logo「井畝滿夫の店」。井畝滿夫19歲從父親那裡繼承當時名為「美笠屋」御好燒的店,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,井畝滿夫白天從事廣島城市街道的復興建設, 晚上就開店做御好燒。隨著時間流逝, 御好燒的原料和口味在井畝滿夫的改良下不斷進步,漸漸有了自己的風格,並一直延續到現在, 變成自己的品牌。這是Micchan在2011年成立的總本店品牌形象, 為了彰顯其品牌歷史,IC4DESIGN設計師特意以插畫形式重現昭和二十五年的廣島街巷和店舖,充分體現井畝滿夫的品牌價值。這樣的插畫也被沿用到產品的包裝盒和店面的裝飾中, 讓人們在品嚐美味的同時,瞭解這款美食的品牌歷史價值。
Micchan 這個店名是店主井畝滿夫幼年時期的暱稱
內文摘自「日式設計美學:日本文化生活中的獨特創意」
圖文提供/拓客出版